67:精品精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关键词 近现代 手工业 治学方法
~~~
~~~关键词 新四军 淮南 根据地
~~~关键词 南孔文化 儒学 时代价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耿相新. 中国手工业的回望与进路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4-18(67).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手工业的回望与进路
关键词 近现代 手工业 治学方法
  《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彭南生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9月版/480.00元

  ISBN:9787215134324

  ○耿相新

  在DeepSeek横扫内容产业的各个角落并赢得大众狂欢时,我欣喜地阅读到了彭南生先生主编的《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这是一套3卷6册精装219万字的皇皇巨著。它的问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学术坚守的意义,并同时感受到人类在经历了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进入人工智能革命之当下,当代中国学者透彻反思与梳理工业革命前后的手工业发展史和手工业与工业的紧密关联史,这一命题提出本身就具有多重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事实上,这套书的作者正是在全球化、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广角镜下展开的对“两个世纪之间的中国手工业(1800~2000)”的研究。两个世纪是一个长时段,而研究对象——中国手工业——则是一个整体,自然而然,作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选择了以长程史观与整体史观作为全书的历史观统领。在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的历史分期上,彭南生主编别出心裁地将两个世纪划分为1800~1911年晚清时期、1912~1949年民国时期和1949~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在地理空间上,包括现今中国的全部行政区划,并特意将少数民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的手工业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共时空下,三卷各分立一个历史时期,而在历史书写的横断面,该书则构建了一个由资本、技术、市场、组织、管理、社会环境(政府)构成的“六维模型”,这六个研究维度实际上也是该书的六个书写维度,它们共同构成了该书的基本框架,从而使得研究对象在中国的全时空场景里与各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有机有序地关联到了一起。

  该书启动出版历时10年,如果加上课题研究启动的时间历时更长,我们也可以借用“长时段”这个概念来形容该书的长程接续。尽管该研究专著是十数年磨一剑,但三卷的研究方法和史观、研究主线和论题、书写体例与结构却高度的整体一致,甚至我还感受到了历史叙事文风的高度一致。尽管全书充满了时间节点、技术概念、地理名词、各类人名、专业术语、数字表格等影响文字阅读的种种滞碍,但我在研读的过程中,作者流畅平实、言之有物、精准表达的书写风格却不时给我带来阅读知识、观点和思想的愉悦感。不过,这些还只是文本的表面观感,而给我触动更深的则是该研究课题和文本呈现出来的概念、方法和观点,这些内核让我屡屡陷入沉思。

  提出概念是西方史学的重要治学方法。该书作者借鉴了西方这一史学传统。该书在考察了自前清以来的所有手工业行业的发展或衰亡之后,综合性地概括出一条历史主线并将其命名为“半工业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并围绕此概念的阐释让读者迅速获得一种对历史的纲举目张式的明朗感。

  与工业化几乎同步的是哲学、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现代化。20世纪的学科学术研究总体朝向越分越细,每一门大的学科都生发出越来越专越来越多的细分专业,以致在本学科内也形成互相不能对话的孤岛现象。当下兴起的跨学科研究实质上是对专业细分的反动。该套书开宗明义即标示“本书注重对近现代手工业史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手工业史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必须运用多学科理论方法进行交叉综合研究和全方位、多侧面、立体式探讨”。在该课题的研究和成书过程中,作者娴熟地运用了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跨学科的多视角的方法对手工业案例进行了解剖式的综合研究。在跨学科视阈下,中国两个世纪的手工业得以逼近原貌地再度呈现,并由此揭示了资本、技术、市场、组织、管理、政府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

  某种程度上,人类史就是一部工具史、技术史。退一步讲,人类所发明的技术和工具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引擎。手工业技艺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核心技术,原始手工业是人类区分于其他动物的不可或缺标志。古代社会在手工业的不断改进中稳步发展。该书的长程史观已经有意识地覆盖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手工业技艺,在第一卷专辟了一章研究“清代前期的手工业”。作者对古代手工业的回望,不仅找到了自晚清以来手工业之所以转型的源头和转向动因的基石,更勾勒出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独特性、成熟性和先进性。在18世纪之前,中国手工业为人类文明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一点是作者有意对手工业史整体研究所做的铺垫,立足于此的研究框架设计,无形中凸显了中国文明的独特价值。作者在回望源头之后,将最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了手工业的流变和转型之上,在研究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总结出在工业化的浪潮中,本土手工业行业面临五种命运:衰落乃至消失,移植工业技术顽强存续,转型为机器工业的一部分,转向工业化,独立发展。“五种命运说”是该书的技术主线,它贯穿于三个不同的时期,并由此构成了内在的研究骨架。

  然而,作为一个读者,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的最后一句话:“中国手工业史在21世纪以何种形态存在?又将如何书写?这是留给未来史家的课题。”这不是一个悬念,也不是一个悬置,也许这是作者的另一个使命,或者是另一本书的开端。21世纪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人类文明已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更准确地说已经进入计算机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手工业已经转向或大部分完成了工业化,那么,手工业是否接着还要完成数字化和智能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代言人
   第0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代言人
   第0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0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0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0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0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0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1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出版集团
   第1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出版集团
   第2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2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2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发行集团
   第2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发行集团
   第2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2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公益宣传
   第2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发行集团
   第2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发行集团
   第2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2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3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出版专题
   第3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出版专题
   第3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3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3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奇迹童书
   第3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奇迹童书
   第3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3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3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资讯
   第3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
   第4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4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4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业者论坛
   第5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58版:分销新视野
   第5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世界出版
   第6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精品精荐
   第6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6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特别推荐书单
   第6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特别推荐书单
   第6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特别推荐书单
   第6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综合
   第66版:精品精荐
   第67版:精品精荐
   第6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69版:中缝
   第70版:中缝
中国手工业的回望与进路
博物馆图书出版趋势展望
历史告诉你真相——这支人马缘何强又壮
南孔文化的地域性知识与时代价值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精品精荐67中国手工业的回望与进路 2025-04-18 2 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