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之美》杨建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35.00元
该书是“科学之美丛书”的第二种。“科学之美丛书”由李政道先生作序,组织一批在科学与艺术领域均具很高造诣的著名科学家和科普作家撰写。在该丛书中,科学不再是冰冷的知识堆集,而成为一种灵动的,具有深厚艺术思想与人文精神的知识体系,一种极具亲和力的有生命的知识体系。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具有独特的意义。
《科学的旅程(插图版)》[美]雷·斯潘根贝格、黛安娜·莫泽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69.00元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的整个发展历程,从科学的诞生、科学的兴起、科学的综合直到现代科学前沿,深入分析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与一般科学史图书不同,该书着眼于人们是怎样发展这一揭示世界如何工作的体系,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史实叙述科学家如何发展理论,并告诉读者如何学会检验、采纳和利用这些理论。
第八届文津图书奖
《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美]安东尼·刘易斯AnthonyLewis/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32.00元
该书是美国两届普列策奖得主安东尼路易斯的成名之作,讲述了1962年发生在美国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该案的判决结果对于美国司法影响深远,并因此确立起了一条宪法原则,即公民对政府官员的言论批评不得被作为诽谤起诉,成为美国司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判例。
2012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植物学通信(第二版)》[法]卢梭Rousseau/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49.00元
在《忏悔录》(Confessions)中,卢梭声称他本来有可能成为一名伟大的植物学家:“因为我知道,世界上没有哪项研究比植物学研究更适合我天然的品味。”这部写于卢梭晚年的作品不是这位思想巨人的学术著作,而是一部通俗的植物学小品,原书名义上写给一个5岁小女孩的。该书文笔优美,对植物的讲解清晰有趣。
2013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孩子必读的中华历史文化故事》(全彩8册)楼宇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29.00元/册
该书选取远古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历史文化故事,如“晏平仲不辱使命”、“顾恺之‘三绝’传世”、“三宝太监下西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等,展现各个时期华夏民族的灿烂文明成就与多姿多彩的人文风貌、社会发展以及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历史,陶冶青少年的审美情操。
中国出版政府奖参评图书
《建筑十书》[古罗马]维特鲁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82.00元
《建筑十书》是西方古典时代唯一幸存下来的建筑全书,也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本建筑学著作。全书分为十卷,内容包罗建筑的基本原理与城市布局、建筑材料、公共建筑、建筑装修、建筑环境控制、各种建筑技艺、市政设施、建筑师的培养等,全方位涉及和建筑有关的基本原理与人文诉求。
《盛唐诗坛研究》袁行霈、丁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42.00元
唐代文学研究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而且成绩卓著。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左倾及反左倾思潮的影响,真正从诗歌与政治关系角度揭示盛唐诗坛者,学界较为鲜见,高水平成果更少。《盛唐诗坛研究》选择盛唐诗歌研究中诗歌与政治的关系这一命题进行探讨,着眼于诗人的生活的环境进行总体考察,注意诗人之间的关系,并把诗歌创作放到当时的政治和文化的语境中,描述那些带有全局性的现象,并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天涯芳草》刘华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68.00元
该书讲述了作者本人丰富多彩的观察、搜集、栽种、欣赏各种草木花卉的故事,作者以严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各种植物的奇丽身影、奇妙习性、奇特用途、奇异故事等等。
《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理论政策框架》林毅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45.00元
该书是林毅夫教授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作者在书中对其一以贯之的经济发展思想和比较优势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深入发掘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总结并吸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中国家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其在世行推进发展项目的心得,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和政策建议框架——新结构经济学,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提供了一份详细的产业升级、经济发展路线图。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1817年版、1827年版、1830年版)》黑格尔著薛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120.00元
该书是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多年讲授哲学课自用的教科书,是黑格尔生前亲自定稿和出版的四种著作之一,是他自己惟一出过三次的著作,以纲要形式全面阐发了黑格尔的体系,并创立了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极大地发展了辩证法。
《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阎步克著/北京大
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58.00元
该书着重探讨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作者参考了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对古代官阶的研究模式进行了系统建构,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线索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与概念。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韩茂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150.00元
该书研究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及规律,涉及影响农业空间变化的因素,农业生产技术与种植制度的变化,主要农作物的起源、传入、种植空间及作物组合方式,畜牧业分离与游牧空间的建立,农业生产区域差异五个方面。
作者多年来致力于历史农业地理研究,所著《宋代农业地理》是本领域第一部研究著作,奠定了学科本研究的体则,其后一系列论著也在本学科居于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儒学史(九卷本)》汤一介李中华编著/出版日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1500.00元
九卷本《中国儒学史》由著名哲学家汤一介、李中华主编,王博、陈来、杨立华等专家学者撰写,编纂时间长、跨度广、内容丰富,上限从春秋时代起,下限至新中国成立,时间跨度约2500年。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潘公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120.00元
为了回应中国艺术自我阐释话语在世界当代艺坛上的缺失状态,使中国经验真正贡献于全人类,潘公凯教授坚守着为中国文化“正名”的宏大抱负,自1999年组建起了“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组,经过数十次各种研讨会的反复论证,独创性地将“自觉”作为区分传统与现代的标识,以“四大主义”——“传统主义”、“融合主义”、“西方主义”和“大众主义”——作为中国“现代主义”美术基本形态的理论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新意义。
《中发华人完民展善》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高铭暄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88.00元
该书系统梳理了我国刑法立法演进脉络,对我国刑法法条原意进行深入探寻。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该书上卷主要围绕1979年刑法典如何诞生来写,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9年刑法典诞生期间的多个立法稿本以及立法过程中的争议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归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