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论纲》(下简称《论纲》)是任继周院士对我国草业科学学说观点的“集大成”,全书共分成“历史篇”、“构架篇”、“类型篇”和“心忧篇”四大部分。也是作者晚年抱病对我国草地农业科学领域研究主要成果的全面总结。
《论纲》在“历史篇”中根据作者多年蒐集的史料,凭借其扎实的国学基础,从现代草地农业科学的视野,追溯到我国史前的草地农业,并对我国近百年来的草地农业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回顾与反思。
《论纲》在“架构篇”中系统地从我国草业系统的发展与分区,形成因素;草地农业系统中从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后生物生产层的关系;从草业科学的界面、草地农业系统的系统耦合与系统相悖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论述。并在“类型篇”中对草原类型的发展过程,综合顺序分类方法乃至欧、亚、澳、北美草原生态系统概况进行了介绍。这两篇论述应该都是为读者深入了解国内外草地农业系统的入门篇,基本上是高度提炼概括了近百年现代草地农业科学的实践形成的共识与撷英。这两篇不仅是多部《任继周文集》以及一部任继周著《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通论》等原著的修订版,而且是作者在古为今用而不唯古,洋为中用不唯洋的指导思想下提出的我国不同类型草地农业的架构系统,是在“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宗旨下完成的草地农业指南。
《论纲》在“心忧篇”中提出了“三忧”,即:
△“对草业科学四维结构缺失之忧”。
△“对放牧被废黜之忧”。
△“对我国食物安全之忧”。
“三忧”可称之为对当前草地农业中一系列老大难问题的挑战,也是对过去我国对草地农业一系列重大政策失误的悖论。在“三忧”中首先阐明了草业科学中的类型维、营养维、系统维与信息维“四维”概念;并进一步论证了四维学科与非四维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的“共振”关系。并用解放后在青海、甘肃、云南以黄金等价引进了罗姆尼、考利代等半细羊毛种羊改良本地绵羊后的成败案例,以及“草原承包”的案例等,最后引用了《管子》指出的“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哲理,指出了后遗症的弊端。
在“三忧”中还论证了“放牧是双刃剑”;盲目倡导“禁牧令”、“妖魔化放牧”的政策是不了解或不知道放牧行为是以人类、家畜和草地三要素构成的草地管理基本手段。三者是在一定时段内形成放牧能流的主干,是推动和发展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只有正确运用人、草、畜三者和谐相处,弄清“载牧量”进行科学放牧,才能确保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心忧篇”不是杞人忧天。有些问题似乎言犹未尽,基于我国草业科学四维结构的缺失,导致了面对一系列老大难问题时望洋兴叹或科学研究找不准切入点,以至急于求成地陷入“短、平、快”之后的困境。
《论纲》中在多处旁征博引,论点入木三分。阅后令人振聋发聩,叹为观止。“三忧”敢评逝者之功过;可供来者决策之圭臬。作者年事已高,犹能“且挥鲁戈驻三军”注。向这种治学敬业精神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