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白云苍狗。新华书店曾是全球最大的图书发行商,后被以改革之名肢解;总店则是其管理机构,也曾八面威风。20余年前,邓耘从晋入京,任总店总经理,大力推行代理制、寄销制,置建钢厂;1994年,当时各地报纸风生水起,邓耘力主总店《图书发行》去市场试水,却苦无将才。
彼时,离总店百步之遥处,恰巧有俩“武大郎”编辑,想效仿老美做《出版商周刊》,此梦萌发近两年有余,其策划案通过《中华周末报》余敏(后任出版科研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递交到了时任署长于友先案头,欲通过总署信息中心来运作此事,后因各种不合,未能成行。
俩“武大郎”得知总店小报有改革之谋,于是假借采访邓耘,将梦和盘托出。未曾想,双方一拍即合,俩人被引入总店,委以重任,以运作“中国出版商周刊”。当时,刊名被总店老干部否定,理由是,总店乃发行重地,刊名有越俎代庖之嫌。后以“图书”替换“出版”,以表中立。于是乎,《中国图书商报》得以横空出世。报名中的“中国”两字,幸亏得有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会长刘杲加持才得以被承认。后有人评价邓耘,办钢铁厂,败了;办商报,成了。作为商报首任社长邓耘,那时很自豪,也风光。邓耘现在很少被人提及,可吊诡的是,他当年因办钢厂在远郊的置地,现在因房地产飙升而价格疯长。(岛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