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近观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是在写《中少总社销售码洋增幅连续破亿引关注:革命有多深,发展就有多远》的时候。那时,中少总社“从产品经营上升到品牌经营和知识产权经营”的发展思想已经扎根,只待抽芽、开花。一年后,中少总社奔赴第50届博洛尼亚童书展,在独立展台上一次性输出57项版权,成功初涉版权运营。再一年后,同一地,中少总社带队中国少儿出版展团集体亮相,25家社输出153种图书版权。到了今年,除少儿社,展团还吸引13家非专业少儿社加入,共达成420项版权输出。几年间,有幸以《全景透视中少总社“独秀”博洛尼亚童书展26号馆漫步国际快意未来》、《中国少儿出版“专列”开往国际市场》等文跟进反映,在国际化的新产业时代,中少总社的“火车头”效应如何渐变为中国少儿出版效应。这其中的关键性人物绕不开少读工委主任、中少总社社长李学谦。
对于一个记者而言,李学谦是一个难得的采访对象。带着润物无声的沉着气质,他逻辑清晰地腾挪着企业运营之道。而曾身为中国青年报社长、总编辑的李学谦更是让采访他的记者感触到跃动的新闻点,每次采访他,都受益匪浅。其实,我要谢谢在十年行业记者生涯中出现的每个受访对象,每个甚至不曾谋面的你。是你,是你们,使我的笔端得以鲜活,思维得以活跃,感情得以沉淀,让我不悔于,青涩时候的职业选择。感谢相遇。 (刘海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