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0人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线员工适应书城转型
  ■许姗姗(外图厦门书城现场经理)

  喜欢阅读让我对图书有一种亲切感,也使得我将未来的职业选定了与图书相关的岗位,并最终成为书业一员。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由于兴趣踏入行业,也要有足够的信念,才能一路坚守。

  社会发展带来了书城的变化。但我认为爱书之人无论在何种时代,都会去认可书店的价值。很多人认为实体书店迟早会衰退或消亡,但我认为只要有爱书人存在,书店就永远不会消失。实体书店给顾客带来的体验是网购无法感受的。同时,人们对读书的需求和欲望也没有消减,只是在阅读方式上随时代发展有所改变,但真正有价值的图书(无论是深层知识层面的价值或者是收藏等其它层面价值),仍需要到实体店去挑选、触摸并最终购买。当然,在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也不能固步自封,如果书店能利用好“互联网+”,书店对读者的价值吸引就会越大。

  转型潮很多时候是企业与个人对时代或者当下生存状况被迫产生的反应。但书城无论如何变化,都不应忘本,仍要将图书作为书店的根本,在转型中求生存,在图书主业中求发展,以图书为核心,让读者意识到身处书店,而非百货商场。这样的转型升级,于我们这样的一线员工是最适合也是比较能适应的。时代巨变,阅读不变。祝所有的实体书城都能在互联网时代中屹立不倒,逆流而上,充分借势“互联网+”实现飞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同贺篇·贺词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同贺篇·贺词
   第08版:专题
   第09版:优案推介
   第10版:同道篇·微测“十三五”
   第11版:同道篇·微测“十三五”
   第12版:广告
   第13版:广告
   第14版:同道篇·微测“十三五”
   第15版:同道篇·微测“十三五”
   第16版:优案推介
   第17版:广告
   第18版:同道篇·微测“十三五”
   第19版:同道篇·微测“十三五”
   第20版:优案推介
   第21版:广告
   第22版:同道篇·微测“十三五”
   第23版:广告
   第24版:广告
   第25版:广告
   第26版:同道篇·商报20问
   第27版:同道篇·商报20问
   第28版:广告
   第29版:广告
   第30版:同道篇·微观出版
   第31版:同道篇·微观出版
   第32版:广告
   第33版:纪念特刊广告
   第34版:广告
   第35版:好书精介
   第36版:广告
   第37版:广告
   第38版:同声篇·商诺清单
   第39版:同声篇·商诺清单
   第40版:广告
   第41版:优案推介
   第42版:同声篇·商诺清单
   第43版:同声篇·商诺清单
   第44版:广告
   第45版:优案推介
   第46版:同行篇·社长总编荐书
   第47版:同行篇·社长总编荐书
   第48版:广告
   第49版:广告
   第50版:同行篇·商报20人
   第51版:同行篇·商报20人
   第52版:广告
   第53版:广告
   第54版:同行篇·商报20人
   第55版:同行篇·商报20人
   第56版:广告
   第57版:同行篇·商报20事
   第58版:同行篇·商报20事
   第59版:同行篇·商报20事
   第60版:广告
   第61版:广告
   第62版:同行篇·商报20情
   第63版:同行篇·商报20情
   第64版:同行篇·商报20情
   第65版:广告
   第66版:同行篇·商报20书
   第67版:同行篇·商报20书
   第68版:广告
   第69版:广告
   第70版:同行篇·商报老照片
   第72版:广告
   第73版:广告
   第74版:同行篇·商报大事记
   第76版: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第77版:大书城20年专刊
   第78版:20人谈
   第79版:20人谈
   第80版:优案推介
   第81版:优案推介
   第82版:20人谈
   第83版:优案推介
   第84版:优案推介
   第85版:抗战主题出版物专刊
   第86版:优案推介
   第87版:优案推介
   第88版:广告
一线员工适应书城转型
持续张扬大书城魅力
广告
中国图书商报20人谈82一线员工适应书城转型 2015-07-31 2 2015年07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