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同道篇·微测“十三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些年些感动
  书是我的“敲门砖”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1991年至2005年,我曾持续15年赴全国“两会”采访。 

  “两会”上一些社会名流、文艺大腕婉拒多方采访,但对名不见经传的我这书业媒体却欣然受访。其原因缘自他们与书、与书业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书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书成了我的“敲门砖”。我清楚地记得,1996年“两会”期间,当红演艺明星、全国政协委员刘晓庆放言: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一个下午,我在刘晓庆所在的政协文艺组听会,会间休息时,我从包中取出刘晓庆新著《我的自白录》走上前去——刘晓庆欣然接受了我的采访。她向我谈起她的读书生活、她的写作和她出版的书。她对盗版表示愤懑,对加强出版管理提出建议。采访之顺利出乎意料,更出乎意料的是,时隔近一年的次年伊始,竟收到刘晓庆寄来的新年贺卡。 

  凭着书这一“敲门砖”,那些年我采访了英若诚、于是之、王蒙、冯骥才、张贤亮、赵忠祥、丁聪、蔡志忠、秦怡、于洋、沈鹏、孙道临、王洛宾、胡松华、李默然、马季、姜昆、浩然、唐浩明、巩俐、宋祖英、李谷一、李雪健、盛中国、王朔、池莉、英达等多位文艺名流。对他们的采访,既折射了他们与书业的关联,又为报纸增加了可读性。凭着这一“敲门砖”,我甚至不怕“冒犯”名人:在采访著名主持人倪萍和多届世界冠军庄则栋时,我分别递上为其著作《日子》和《庄则栋与佐佐木敦子》开列的“勘误表”,两人虽略显尴尬,但对我指出出版社的失误均表感谢。    (陈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同贺篇·贺词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同贺篇·贺词
   第08版:专题
   第09版:优案推介
   第10版:同道篇·微测“十三五”
   第11版:同道篇·微测“十三五”
   第12版:广告
   第13版:广告
   第14版:同道篇·微测“十三五”
   第15版:同道篇·微测“十三五”
   第16版:优案推介
   第17版:广告
   第18版:同道篇·微测“十三五”
   第19版:同道篇·微测“十三五”
   第20版:优案推介
   第21版:广告
   第22版:同道篇·微测“十三五”
   第23版:广告
   第24版:广告
   第25版:广告
   第26版:同道篇·商报20问
   第27版:同道篇·商报20问
   第28版:广告
   第29版:广告
   第30版:同道篇·微观出版
   第31版:同道篇·微观出版
   第32版:广告
   第33版:纪念特刊广告
   第34版:广告
   第35版:好书精介
   第36版:广告
   第37版:广告
   第38版:同声篇·商诺清单
   第39版:同声篇·商诺清单
   第40版:广告
   第41版:优案推介
   第42版:同声篇·商诺清单
   第43版:同声篇·商诺清单
   第44版:广告
   第45版:优案推介
   第46版:同行篇·社长总编荐书
   第47版:同行篇·社长总编荐书
   第48版:广告
   第49版:广告
   第50版:同行篇·商报20人
   第51版:同行篇·商报20人
   第52版:广告
   第53版:广告
   第54版:同行篇·商报20人
   第55版:同行篇·商报20人
   第56版:广告
   第57版:同行篇·商报20事
   第58版:同行篇·商报20事
   第59版:同行篇·商报20事
   第60版:广告
   第61版:广告
   第62版:同行篇·商报20情
   第63版:同行篇·商报20情
   第64版:同行篇·商报20情
   第65版:广告
   第66版:同行篇·商报20书
   第67版:同行篇·商报20书
   第68版:广告
   第69版:广告
   第70版:同行篇·商报老照片
   第72版:广告
   第73版:广告
   第74版:同行篇·商报大事记
   第76版: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第77版:大书城20年专刊
   第78版:20人谈
   第79版:20人谈
   第80版:优案推介
   第81版:优案推介
   第82版:20人谈
   第83版:优案推介
   第84版:优案推介
   第85版:抗战主题出版物专刊
   第86版:优案推介
   第87版:优案推介
   第88版:广告
名家微测阅读文化新泰态势
那些年些感动
中国图书商报同道篇·微测“十三五”18那些年些感动 2015-07-31 2 2015年07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