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本报自今年9月向出版界发出“4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400本科学科普书”推展征集,历时3个月,经过百余家出版社的自荐、商报牵头成立的组委会的多次评议,以及江晓原、刘兵、刘华杰3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把关,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求真务实,今日书单正式出品(详见本期第46、47、50版)。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节点,我们之所以将眼光聚焦到科学科普类图书的推展,是因为,正如改革开放之初那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原则,中国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大门就此拉开。改革开放40年来,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落实,中国开始真正走入科学技术时代。40年来,一大批科学、科普类好书层出不穷,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全民素养。尤其科学精神代表了理性和质疑、智慧与思辨,也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变革,更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关键。此番入选书单的书目,包括自1978年12月~2018年12月在国内正式出版、公开发行的中文简体版图书,分为科学人文类、大众生活类和少儿科普类,这些书反映了中国科技发展水平、世界前沿的科技创新和科学理念,以及时代面貌的科学人文精神。这份书单所选书目其实远远超过400本,很多科普品牌书系因出版数量众多,影响力广,以出版品牌的方式整体纳入,如“哲人石丛书”。书单在原创和引进版方面,比例相对平衡;另外,很多经典之作版本众多,我们通常以最早出版的版本为准,但有多次修订的,我们选择最新修订版,供读者购买参考。
我们希望这份洋溢着科学精神的书单,作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科学书出版和阅读的指南,为大众带来充满智慧的思维之乐。书单难免挂一漏万,有赖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