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读者看到曹文轩的新作《疯狗浪》,难免会把书名中的“疯狗”和“浪”当做两个独立的词来解读,从而充满疑惑。其实,“疯狗浪”是海上一种非常凶险的浪,来势汹涌,就像一群疯狗一样,见到什么就卷走什么。曹文轩的每部作品,书名都非常讲究。他甚至会因为没有一个满意的书名而迟迟不动笔,而一个理想的书名往往能开启他创作的闸门。正如他在这本书的后记中所说:“我从意识到它可能是一部值得写的长篇,到开始正儿八经地去构思,到终于决定动手写它,有四五年时间。这四五年时间里,我会不时地想到它,但一直没有动手写它的激情,直到看一本书,偶然看到对一种凶险的海浪——‘疯狗浪’的介绍,才忽然被一种无法抑制的冲动所席卷,决定立即动手,一分钟也不拖延”。《疯狗浪》的书名非常妙,它不仅包含了多重意象,且非常吸引眼球,让人忍不住想翻开来看。
《疯狗浪》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加上作者诗意唯美的语言,能让人一口气读完。故事围绕小狗沫沫、小女孩船花以及大公狗黑风三个角色展开,讲述了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纯真的感情,以动物的名义重新诠释了爱与责任,读来一波三折,荡气回肠。
与曹文轩以往的作品相比,《疯狗浪》显然是一部特别的能带给人惊喜的作品。在该书的后记里,曹文轩也讲到他创作这部作品,是希望对儿童文学一些约定俗成的样式有所突破,甚至是“叛逃”,他不想安于现状,不想自己的创作脚步停止不前。因此,这部作品也可看作是他的突破之作。
一个作家,在登上事业巅峰时,依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进取的态度,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在《疯狗浪》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文轩在寻求突破的同时,在文学上的坚守。坚守之一是悲悯情怀。该书从开始到结尾,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悲悯情怀。作者追求的是要感动每一个读者。在他看来,感动应该是文学的基本目标,感动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故事的结尾处,当沫沫带着三个孩子转身离去的时候,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潸然泪下,从而会引发一些对人生、对友情、对爱的思考。
另一个坚守是对审美的坚守。曹文轩一直认为,好的文学作品一定要有审美的功能。《疯狗浪》虽然是一个充满忧伤和凄凉的故事,但曹文轩却用他那标志性的优美的文字,把这个故事的意境营造得非常美。曹文轩曾说,他在写这部作品时,会反复播放杰奎琳·杜普雷的著名大提琴曲《殇》。这是一首把忧伤之美演绎到极致的曲子,幽幽的琴声如低低的呜咽,仿佛在诉说着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悲欢离合。而《疯狗浪》就如同那首《殇》,在用一种低回而优美的旋律,讲述着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在这个意境中,文字和音乐,达到了一种美学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