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之光》是吴双英一笔一划记录下来的:编辑从业经历,慢慢叙说;童书出版现状,洞察分析;儿童文学之美,娓娓道来。时间回到1999年,从她进行校对工作开始,她第一次面对童书。一路走来,她从一位儿童文学编辑,成长为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副社长。时光改变一个人的面容,同样雕琢出一个人深刻的灵魂。
翻阅《童书之光》,能看到一位初出茅庐的编辑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童书出版这条荆棘路上,又是如何二十年如一日地兢兢业业,最终成为一位成熟、专业、有使命感的出版人。
最灿烂的花朵与最甜美的果实一定在荆棘丛的更深处、荆棘路的更远处,一个勇敢的人不会惧怕“深”与“远”,反而会跃跃欲试。吴双英就是如此,她敢脱口而出“我们也打算做一套世界儿童文学的百年百部”。正是这样的魄力与她对儿童文学单纯而又诚挚的爱,让她“捧出”一本又一本童书。那些带着荆棘丛上透亮的晨露,带着淡淡日光中暖意的童书,被送到无数孩子手中。孩子捧着这些香气四溢的童书,他们的童年和生命也随之充满香气。
这是一项令人心潮澎湃的事业,但吴双英却显得平和。她想“在孩子心中留下一幕经久难忘的文学场景”,她想“让自己融入出版的记忆”,而这样的文学场景和记忆只有一个能将激情化为沉静和理性力量的人才能塑造。
深信“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做好一件事”的吴双英坚守在少儿出版领域,心无旁骛,苦心经营。她真诚与作家交往,成为相知相惜的好友;她钻研童书市场规律,深谙出版之道;她以儿童文学的繁荣为己任,任重道远,但乐此不疲。
吴双英的不断实践与思考,让她对出版人所面临的问题有着独到且深刻的见解。譬如少儿出版社该如何完善自身、如何打造出更优质的儿童文学作品、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吴双英在书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安徒生曾说:“真事常常在今生没有结果,只好等着永恒的未来”。把“文学”放到“儿童”面前是一件“真”得不能更“真”的事。童书出版是一个珍贵的主题,童书出版人吴双英在这条荆棘路上走着,一路探索,一路欢歌。